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統整HK5-1教育的目的及教師的角色、學生的責任?

從1998年起教育部公布了「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在其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1999年發展「學校本位的課程」。「教育鬆綁」和「人本教育」可說是近幾年教育改革運動的主軸。事實上這幾年來,教育改革確實有不少的成果,例如減少班級人數、招生考試多元型態、大開大學技專校院之門、友善校園的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等等。但造成的負面攻擊卻如排山倒海而來,不可勝數。慶憲認為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身體、建立良好的倫理規範及教導生活的技能就是教育的目的。道雄認為教育要有其目的,教育的目的是針對當時的社會、環境、文化、政治…等等的需求及當時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而衍生出的綜合體。俊源提出教育是彌平落差的方法,強化國力的投資。聯聰和明哲都覺得除了基礎知識之外,還必須要讓孩子擁有邏輯的思維能力,而這就是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所說的「帶得走的能力」。
明哲從大社會的角度思考教育的未來,他認為「給魚吃,不如給根釣竿」,不論生在美國、生在印度或台灣,教師的責任是培養能力為導向而不是灌輸分數。慶憲覺得教師的角色在這個大潮流下,如果沒有能力去改變政策,就應該在尊重教育專業自主性與配合教育方針中調整自己的想法與做法,以「以學生為主體」的觀點,為學生做引導。聯聰希望老師是必須站在潮流的前端,看到未來而因時制宜,道雄以積極的想法提出教師除了要適應潮流外,最好的作法是逐一的去再學習。如果學校的老師也在同步的向前學習,相信學生也會很樂意的和老師一同學習了。聯聰提出教師應該教會學生三件事:適性發展、知識架構、應用工具解決問題。俊源總是默默工作、無怨無悔,但也不禁問到:當第一線教師也不知該為何而戰、為何而堅持時,責任到底在誰身上?果然大哉問,但是答案卻敷衍般的簡單,就是「大家都有責任」!
慶憲樂觀的表示:學生的責任非常簡單:有禮貌、保持學習的心態及良好生活習慣。只有快樂而充實的學生生活才能有健康的社會。道雄覺得因為網路的學習十分的廣泛、快速、無時差,隨時隨地均可學習,因此主動積極大概是第一應具備的條件。因為網路資源十分豐富,但也非常的混亂,其中常夾雜著水準參差不齊的資訊,因此如何從中擷取並加以辨別真偽,是第二個條件。網路的學習範圍十分的廣,可能一下子要同時接觸很多學門的學習,因此如何選擇適用的學習工具,以加速學習,是為第三個條件。明哲看到未來學生學習的先備知識將是「技能導向」。聯聰和俊源對教育環境不利於現代的學生,例如政策方向錯誤、嘴裏說重視卻不願投資等現象,企圖為受教學生發出不平之鳴。
教育是以人為本,作法自然要人性化,一切違反人性的想法與作法都該停止,還給孩子們一個單純、快樂的空間吧!

全家人都是開朗的個性

全家人都是開朗的個性

兒子堅持要當攝影師,兩人只好配合演出

兒子堅持要當攝影師,兩人只好配合演出

每年一定要幫兒子辦生日party,很累.可是孩子們很開心!

每年一定要幫兒子辦生日party,很累.可是孩子們很開心!

為師生權益走上街頭

為師生權益走上街頭

台東的史前博物館最適合全家一起---摔角

台東的史前博物館最適合全家一起---摔角

每年寒暑假回桃園,吃飯是最令人期待的事.

每年寒暑假回桃園,吃飯是最令人期待的事.